展会资讯 > 往届展会演讲 > 正文
中国电信“天翼领航”云计算计划

企业网领域的第1标杆会展 - 2011 秋季CENCE 中国企业网络通信大会暨展览(含云计算高峰论坛,企业通信高峰论坛两大金牌论坛)于10月19日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国内企业网/云计算领域最高端,影响力最大的会展,本次活动有约三千名来自IT主管,运营商,渠道代理和厂商的专业人员出席,约150家媒体参与报道。也有大量来自金融保险医疗等行业的CIO分享真实的ICT和云计算案例。60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在“两会一展”的平台上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线上线下观众的关注。
知名运营商“浙江电信”亮相“两会一展”并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其演讲主题为“中国电信'天翼领航'云计算计划”。以下是现场快递。(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谨供参考)
主持人:
感谢李珂先生带来的精彩演讲。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吴晓东博士为我们带来“中国电信“天翼领航”云计算计划”大家掌声欢迎。
吴晓东:
我今天的报告分几块,第一个是简单回顾一下浙江电信在云计算上的一些模式和应用。我介绍一下将来我们如何合作,如何一起来致力于这方面的一些工作谈一下想法。
中国电信方面的云计算是发布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电信在云计算方面的探索已经走过了10年的路,现阶段的积累上,总体做带宽占整个市场80%以上,特别是在南方的一些省份更多一些。可以说在基础的像云带宽,还有机房的建设走过太多的路,当然也经历过太多的一些痛苦,应该说没有从事这一块的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我今天看到一些合作伙伴,像“师导”(音)网络,世纪互联等等都在这方面走过很多的路。
这里不是说中国电信在这方面做了哪些东西的展示,而是表明现在全业务运营模式,把云计算的模式和云计算的基础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片子是一个比较官方的,总体上是这么一个想法,传递这么一个概念,在企业的战略上真正最后有一个导向的,这个导向就是客户需求,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做云计算而去做,做这个东西现在有几个非常时髦的行业名词,智慧城市、物联网等等新技术,我们这个上面体会比较深了,真正能够驱动业务发展,或者说的白一点,真正能够带来价值,让愿意为之买单的,其实是跟他需求相关的一些工作。但是今天看来真正跟需求相关的不到一半,或者说有些项目不到30%,不到10%,甚至有些项目根本不做了。
所以我今天站在这个角度,怎么跟合作伙伴一起把这个市场做起来的角度,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我的想法不代表中国电信,我在这个领域已经奋战多年,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云计算模式的方向上,大体分成几个层次,一个是最基础的IaaS,云存储,比如说IDC,IDC是云计算非常关键、非常本质、非常核心的一个基础资源。在这个资源上,只能用4个字来表述,因为里面有太多的一些概念,这四个字就是“不是问题”。因为这些东西经过我们多年的积累、耕耘,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这个不是问题。但是有问题是什么呢?我个人感觉最有问题的是PaaS,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刚才我讲了是面向需求的PaaS。
在这里面电信有几种模式,准备推出来,或者已经推出来,跟大家一起来合作,一个是典型的电信自己能力的PaaS,比如说我们推出全球眼的非常典型的视频业务,这种业务在哪里都装了,最可能跟大家息息相关的,所有交通卡的监控,基本上都是中国电信做的。还有跟专业的PaaS合作,比如说SAP,Oracle都有合作,也提供了一些应用,这些应用是直接面向客户的,也是带来价值。但是这些不够。为什么不够呢?因为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这么多钱的,买这么贵的东西,当然有很多通信行业的朋友讲,但是以浙江很多民营中小企业为例,他既不能直接去找电信在机房里做一个单元,因为这种作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种跟他的现状需求不是完全吻合的。因为租用、存储比较简单,但是租用应用武装也来了,你的管理流程一样吗?你的企业模式完全一样吗?
第二种情况是专业的PaaS,那就定制吧,找了非常有名的咨询公司,做实施,做ERP等等这种做了很多。但是后果来了,很贵,你有得起吗?这个事不是我来说的,真的是很多在企业用户的朋友感觉。所以我们感觉最实际的一条路就是现在其实有很多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开发很多的应用。但是这些应用跟通信网,或者说跟客户本身的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怎么去比较完美的结合,然后能够最大程度的带来价值,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可以说这种东西有点叫中国特色。
SaaS层面就更高了,有了这些PaaS才可以做好SaaS,要不然你的投资就更大,而且会更累,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因为有了这些想法,所以我们在云计算几个层面的能力或者说资源是有些规划,或者有些想法,最基础的是网络,网络大家都非常容易理解,网络首先能够把它的传输打通,要不然就是BC,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要做得好也非常难,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一些经验,灾备,数据本身的一些组织。这方面可能很多数据库厂商,比如说Oracle都做的非常优秀。这方面都不是问题,最难的还是在平台应用上。因为用户为之买单是这两个。前面都是一次性投资做掉了,后面的东西真的能带来价值,如果没有的话很多在若干年以后,变成一堆不能说是废铁,至少是没什么用。所以这个应用创新,我认为是在云计算发展,特别是规模发展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基于我上面的这些说法,我不知道这些说法大家认不认可,确实真正在推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原来说互联网前面五年都说是泡沫,但是后来烧钱的公司,该死的都死了,没死的也差不多半死,当然也有没死的,比如说腾讯后来就起来了,新浪、搜狐、网易、阿里巴巴,都起来了,这个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说今天谈云计算,明天大家就发财了,并不是这样的,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
从我们的概念来进第一个是需求驱动。我个人也是担任政企购物的领导,所以接触过大量的一些客户,在这里面我可以讲在面向一些行业和一些非常明确特征的企业,他的需求确实是很强烈的,我们的实施总感觉到南辕北辙,我们想要推的不是他想要的,或者说他想要的你真做不了。或者说你做得了,人家付不起钱。这是整个行业里面信息化建设里面比较悖论的一个东西。
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概念,叫天翼领航。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在第二次PaaS结构性规划里面有一个领航云。我先说一下这个领航云是什么东西?行业应用是面向很多行业的信息化折衷的展示。在运营商这里更愿意把这个东西感知做出来。感知在哪里?感知在终端上,如果没有终端,这些感知几乎是没有载体的。不存在。也就是说怎么去把后端的丰富的资源能力,跟中间层面,我们比较丰富的一些应用,最后能够在客户感知层面上取得一些进展,这个事情也就是我今天讲的天翼云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这里有一句话,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记一下,天翼云要结合电信或者说运营商,现在说电信,我宁可说是电信行业,其实这个行业运营上有一些特征,运营商和一些IT界,或者是信息通信界的合作伙伴都有一些优势资源,但是通过这么一种云计算的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提供面向企业,还有一些行业信息化做一些移动互联网,或者说专网适用。这个我们想说明什么呢?通过这个领航云,能够把现阶段做到什么,中国电信有一个产品叫翼鸟,定位、视频监控、M2M、支付等等把这些能力开放出来,开放给合资伙伴,开放给PaaS平台,开放给SaaS。做这个工作本来自己去搞,搞一堆非常基础的,对于天翼领航来说那些东西不要走了,那些投资也不要花了。这样的话通过运营商跟大家的一种能力的结合,再加上你们对用户需求准确的把握,我相信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一方面可能在经济性上比较划算的。因为这个投入研发,都是要钱的,一个企业养个IT人怎么着也得十几万、二十万,这样一个快速部署,还有怎么样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合作链很重要。
在技术上,这个不多说了,基本上也是各位听到的,虚拟化、虚拟计算、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新的技术,在宽带上还有新的突破。但是最核心的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真正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把上下游资源怎么牢固结合。我觉得可能大家在开这个会之前,都会有很多关于产业链、价值链的名词理解,我不知道得到怎么理解这个事情,我感觉这个东西非得变成真正的能够各方面得到利益,然后客户对这个模式认可,最后这个事才能生存下去。要不然很可能大家扯了半天,用户也不用,咱们也没钱赚了。我讲话可能比较直接,在这个领域做了多年,感觉到一个好的应用最后能够做下去,非常不容易。所以可能里面有一些关键的商业模式是值得去探讨的。
天翼领航的主题是合作共赢。这里面有几种想法,一个是基础设施、能力开放平台、云管理。通信和互联网业务,这些以各种方式进行展示,其实最核心的是第二点,能力开放。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去部署过一个面向这个行业,很多企业的一种原来叫信息化项目,这里面整个环境部署是非常复杂的。但是能力开放这个课题解决什么问题呢?很多人花了很多代价,去接入短信,接入基础的能力,比如说呼叫中心、点击播放,各种基础类的通信,或者说信息化网络,这个花了很多时间。
还有一种比较可怕的,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最后希望报出来的商业模式,10块钱一个月,15块钱一个月,客户又不干。客户干了你又干不了,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钱通过一种什么样的代收的方式,可以转到你的帐上。我想云计算可以真正解决合作共赢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聚焦在这个产业链条下面。
我继续讲商业模式,角色有几个,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企业客户,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以自己的品牌来营销,很多种的方式,最后把细分市场的产品、服务整合好。最后这些都不够的,最后客户如果不认可,客户没有感知到,你也赚不了钱。所以我们理解这种服务是真正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盈利模式,因为通过电信或者运营商这种比较高开放性的,或者说非常大的一个基础承载面的平台,来给用户提供服务,所以我觉得应用开发者、应用体规者有最大的成本利益,可以说在IT企业里面在运营的前几年都是非常辛苦的,因为成本太大。成本降下来,盈利有出来了。因为你的收益假设是一个你的理想值,但是成本非常大,就没有盈利了。所以我们浙江每年注册了IT类的企业有上万家,但是关掉的有9000家,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规模,所以这个行业里面要赚点钱也不容易。有些企业跟我讲,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叫技术,其实很多都是劳动力,企业软件代码的编写,还有一些软件、硬件项目的工作,都按工时来算了。这个行业走到现在我觉得继需要一些改变。我们也希望作为运营商在云计算方面的代代表,可以为这个事情做点贡献。
再提到一下第三方应用能力,第三方也完全可以嫁载在这个平台上,提供给其他的用户。平台上有做最基础应用的,也有面向客户的高层应用的,也也有做大范围整合的,这些东西我们希望向所有的用水用电一样使用资源。就是说你自己要用水不用办自来水厂,用电不需要办电厂,但是这种开关和按纽的模式可以比较完美地嫁接到你的平台上,这是比较完美的云计算平台。
我感觉云存储、云计算还是把原来的主机托管和虚拟主机做一个名词的转换,可能是托管叫主机,存储叫云。我个人感觉云计算的核心是云应用,最后是变成客户的,变成感知的。这个构想我觉得比较粗,中间是一个基础的,是多年的积累,这个不是问题。这里领航云把服务能力和本身业务能力,以及合作伙伴本身在第三方应用上的一些能力集约起来,最后面向客户提供一些SaaS。
SaaS很多种,但是我们现在提供的,可能在终端行业里面,每个运营商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可能连通是以WO—来代表的,移动也有一些名词,中国电信就很多叫什么翼通,本质是一样的。有面向行业应用的一个整体形象。在这个层面有了以上这些基础,以上的应用开发就会非常的核算。不是简单,是核算,没有什么事情真的很简单。
这个片子也很技术化,但是想阐述一个道理,这么一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也是很细的。真正要把这些应用整合起来,也是要花一些工夫,只不过你的成本不一样。最多是中小企业,大企业,还有有IT实施能力的大企业,这些企业也很多,比如说IBM、阿尔卡特。需求有两个,一个是标准需求,一个是个性化需求。标准需求又分的很细。我说一下,这决不是为了分这么细才分这么细的。分这么细是有原因的,确实这个使用里面有一些自营的一些产品,别人也代替不了,比如说网关,统一通信的基础能力,你也做不了。很多合作伙伴有自己的产品。但是这两个还不够,还有些大家合作的标准化产品,比如说邮箱类的新媒体的业务,这些归类到产品类,这些应用可以直接装进去,但是要付费。我觉得付费是负责合理的。因为你付费给他,他就运营下去了,他得了一些钱,他得的钱没有你多,就得到了一些差价,运营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差价,这样大家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都活下去。
个性化就相对来讲比较难描述,因为这里面只能用这么几个名词,一个是利用集成,还有一个软件定制,这是最基础的两个名词。实际上里面在能力的接口开发上、个性化开发上也是有很多工作的。
上面是网源和网络为代表的网络体系,最下面才是规划成云主机、云网络,更像硬件层面的。比如说有基层的,这个才叫物理建设。因为物理建设的应用形式,是比较物化的,基本上就那些东西,可能生产、制造他们更清楚。那么作为这些都是个基础,作为这个能运营下去,能够给大家赚钱的东西,又变成这个东西了。怎么去订购、受理、开通、认证、鉴权、计费、结算、客户管理、服务监控、服务保障。我干技术很多年了,但是一个人老是研究技术就完了,其实这里面最后就是应用模式,应用模式的代表是什么?我以前做过计费,这个我估计圈子里面做这个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模型才是运营的一个核心。像计费和结算,没有结算这个基本上得到都不用玩了,为了结算所以计费、鉴权、受理这一套的体系。
在应用框架上,基本上是融合式应用,加上应用管理的架构。刚才说了半天就是天翼领航云是怎么样的一个服务、响应、能力开放的体系?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这个东西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物流企业里面,物流应用,有很多车,还有很多司机要配货,车主、货主都要去中心,跟踪这个车到哪里了,这是非常复杂的模型。只有做物流的人才知道,我刚刚参加过一个做物流的展会,这个物流不是我们想象的,又是一个人拉着一车货到处跑,不是这么回事,很复杂的,有7种物流体系。这里面有呼叫中、物流网站,物流配或信息,这些东西肯定要架构出来,架构出来以后,一个物流企业要为真正的客户来服务,必须要解决这几个问题,这里面像基础产品要到处托一些朋友,哪些价格,或者说跟应用提供者一起合作,把平台做起来,所以我估计做这个行业的人碰到了很多的困难,有很多人也就做不下去了,太复杂了。但是可以这么讲,只要你在物流行业里面能够找到货、找到车,我想这个平台的搭建就不是问题了,能够尽快帮你搭起来。通过这个地图,把呼叫中心的对讲、短消息、定位都可以很快集到这个平台上,这就是SaaS应用。
第二个说一下环保,环保有一个特点,物流是分布,很多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的GDP是非常高的,环保是专业化。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非常零散的一种应用,就是使用云能力,还有一种非常切换的应用,环保一般人不做的,只有环保执法部门才干这个事。这种非常专业化的东西,它里面也可以用到很多,像视频的一些东西,因为环保有很重要的功能,防治污染,污染的话非得装一个摄像头,或者说从一堆数据里面分析它到底有没有污染、到底有没有排污。这个浙江有一年为了这个事装了几万个摄像头,各个工厂等等的排放废物的地方都有摄像头,但是没有一个企业装起来,最后通过一种视频整合,把所有的企业整合。最后就演变成了一堆摄像头,谁要这么高,都别装了,因为装不了,就变成一种云服务器调用了。一些非常环保的企业要用到这些资源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环保局许可,然后把这些资源调出来,这样他的分析才有价值,因为他有基础。
这个也是环保,就不说了,我最后几个片子说一下,我们作为面向合作伙伴云应用的服务下,大概是什么样的原则。首先作为这样一个发展,一定是把SaaS你们的应用加上我们共同打造的PaaS,加上运营商独有的IaaS,这三者加起来一起提供一种服务,这个叫云计算。如果任何的原则不是我傻,就是你傻,反正基本上我感觉上要去为你省钱,为客户省钱。这么一个定位下,形成了一个比较有机的链条。链条遵循的一个原则,一个合作共赢、推进产业发展。第二个是聚焦平台,提升创新能力。要把资源集成到一起,才可以降低成本,做大。第三块资源的优化整合,稳步发展,这也是一个面向基础的保障和支撑。
合作目标就是利用中国电信云基础服务,通过天翼领航云服务计划,构建开放、灵活、安全、标准的云应用环境,聚合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这里面有几个概念,真的去解释的话又要花很多时间,今天的时间不多。什么叫开放、什么叫安全,标准都是有很多的含义。
因为这种模式我们也设想,通过这么一种比较有机的云应用的整合,在很多领域,以后不仅仅是做某一些行业内部的专业人士用,能够通过这种模式把这个商务、购物、娱乐、旅游信息,都通过这种模式更多的跟应用结合起来。我还是回到一点,只有这样才会有感知,否则的话只有在咱们这个论坛里面,除了这个门没有人知道。
另外我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也可以跟我们联系,有什么好的第三方能力,有什么好的产品应用,可以到浙江来,跟中国电信合作。谢谢大家。
相关视频
- 中石化:云计算与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2012-02-02 11:10:00
- 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云环境下的大数据2012-02-02 11:10:00
- 弘积科技:应用交付基于虚拟化、云计算...2012-02-02 11:10:00
- 盈世 Coremail:企业邮件的云时代2012-02-02 11:10:00
- 有孚网络:政企云架构 让云管理触手可及2012-02-02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