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资讯 > 往届展会演讲 > 正文

上海数据港云计算展望规划

2012-02-02 11:40:00 来源:企业网D1Net关注官方微博

企业网领域的第1标杆会展 - 2011 秋季CENCE 中国企业网络通信大会暨展览(含云计算高峰论坛,企业通信高峰论坛两大金牌论坛)于10月19日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国内企业网/云计算领域最高端,影响力最大的会展,本次活动有约三千名来自IT主管,运营商,渠道代理和厂商的专业人员出席,约150家媒体参与报道。也有大量来自金融保险医疗等行业的CIO分享真实的ICT和云计算案例。60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在“两会一展”的平台上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线上线下观众的关注。
 
知名投资公司“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亮相“两会一展”并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其演讲主题为“上海数据港云计算展望规划”。以下是现场快递。(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谨供参考)

\

主持人:

谢谢吴总带来的精彩分享。今天的压轴演讲我们邀请到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汪如清,汪总在数据中心从业了37年,在空调系统设计实施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的演讲题目是“上海数据港云计算展望规划”,掌声欢迎。

汪如清: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上海数据港云计算展望及规划。

我主要是有四个议程,主要是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的介绍,第二个是我们对云数据中心等级和建设标准的理解和最佳实践,第三个是设计理解与新技术的应用。第四建设环保型基础环境设施云数据中心机房。

我们上海数据港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时间很短。它座落在上海市北,这里也叫市北高科技园区,地理位置在中环以北,南北高架以西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集聚了各大运营商,比如说像移动、电信、包括电子灾备中心的都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会云集这么多的计算中心呢?我们也知道上海闸北以前是一个老工业区,随着改革开放和产业化的转移,原先在这边的工厂都迁走了,所以把这里划归于商业中心,但是它的电力就多出来了,我们也是抓住了这个有电的有利条件,在这边建立了很多的数据中心。

我们建设了两年不到,就把这个地方的电全部用起来。所以后面我也会说到云计算这个产业基地,假如说都建设会耗掉政府很多资源,怎么把这个资源节约下来,也是以后我们作为探讨的一个目标。

在左下角有一个图片,这个图片也是我们在这个地区建的第一栋以云计算交换中心为目的的建筑。我们云计算产业应该在整个地区,整个中国应该是走的领先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云概念当中我们还是比较强的。我们主要和国家的政府企业一起合起来搞的,主要的投资方还是政府的企业。

在我们成立2年的时间里头,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上海地方政府的一些领导的关怀和指导,这四张图片就是我们上海市领导来视察我们上海数据港发展工作和现场的一些指导。

在国内应该说我们是唯一一个与微软数据港云计算应用孵化中心,就是以微软数据港打造的云计算孵化基地,也是落户在这个园区里。但是这个企业的定位怎么定位?怎么盈利呢?按照现在云计算,它的关键是在基础设施。实际上在云计算,或者说以前的IDC,基础设施的投资量是相当的的,但是现在发展云,基础投资量要比原先的IDC来的更大。

在这个产业当中我们占据了多少呢?占据了三角形最下面的两块,最底下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机房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面这一块就相对基础设施建设好以后,有一个基础设施的服务,所以说我们整个的服务是占据了这两块,所以在数据中心建设,也称之为批发的。有朋友问我,说现在的数据中心建设是基于自建服务中心,和外包性的服务中心,你们为什么是批发性的数据中心。也是因为市场所需才做的。

批发型的数据中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它肯定有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有两类,第一个一定有国际通信运营商,假如说没有国际通信运营商跟我合作的话,这个批发型数据中心也建立不起来。第二个既然是基础设施建设,那是牵涉到很多的机电设备。当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基础设施投资量是非常大的。在市北已经建了4到5个基础数据中心。但是这么大的电力肯定会涉及到很多的有关电力的设备。比如说像空调、发电机、高低压配电设备。但是这些供应商,实际上也是我们的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在这么两个基础上,我们的运营模式就建立起来了。

建立的时候是根据客户的不同目标需求,比如说像百度、腾讯、阿里,他们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的需求是各自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打造我们的数据中心。但是我们的技术体系是分四块,第一块是云积木的基础设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房。但是机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比如说有的朋友问,你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实际上就是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速度相当快。因为现在都是自建和外包,但是自建和外包建设周期至少也要9个月以上。包括设计、招投标、建设、完工,要在9个月以上。但是我们在云积木的情况下,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更符合客户的需求。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大的基础运营商,他说我在2012年的5月份就要2000个服务器的机柜,谁能提供?一般来说他也找遍了整个市场,一般没有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提供这么大服务器的投资和建设量。但是我们就能做到。

第二个是云计算的资源管理软件,现在很多人说什么是云计算,只要是把计算机相关的,都称之为云计算,这在广义上是不错的。但是从我们理解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都称之为云计算。云计算按我们以前来说什么叫云计算。有朋友问我你们是云计算产业基地,什么叫云计算。从我来说,很简单,国家的超级计算机操作中心就是云计算。但是这个是不可以用的。超算的理念是什么呢?把我们的终端只是当做一个显示器、一个键盘,包括笔记本电脑里面的CPU也会用到。但是这个是要通过资源管理软件来实现的。那也就是说现在建的数据中心,第一个我们的配置几乎在传统数据中心建的。在传统来建是有用电的峰谷的消耗,大家现在的电力供给也有峰和谷的差异,但是云计算按照现在的云新下去,整个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在半夜也是一样,这才真正叫云计算基础。

第三个云计算的服务,现在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块。但是这一块由于用户租用我们这个设备,是要考虑到他的资金付出。假如说一个计算中心建设成本很高的话,他来租用我的话,成本也是很高的。如果本身是设计,他已经是个低能耗、低功耗的计算中心,他使用起来所支付的费用相对应的,这一块和客户是相协商,我们可以和客户来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定制化的需求,为整个信息平台服务。

第四块,就是云计算,现在所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这一块我们现在做的最多是特大运营商,现在运营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为特大运营商进行量身定制。我昨天在杭州和阿里谈直流高压气的设计,所以昨天做完了以后我连续做了一个通宵,把所有的东西做完以后,今天中午12点从杭州出发,然后到上海又堵了一个车,到了下午三点赶到这里,参加这个会议。

我们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有一个等级和建设标准的理解。实际上现在很多的数据中心建设,受到国家标准的限制。我们也知道Facebook为什么做的这么好,但是它的模式在国内做的话,完全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敢那么做,或者说我们某一个数据中心会做像Facebook,因为它受到我们国内建设标准的一些限制。当然国家是有制度的,有法律条款,工业有技术标准来约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放的太开,完全是抄袭国外的数据中心的建设。要不然数据中心建设好以后,我相信也没人敢用。所以我们对这个理解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做一个优化设计。

我在这个行业做了37年,没有一天终止过,从最早的计算机,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现在的规模,都一步步过来的。同时我记得在1996年当初数据中心建设,泡沫已经是到最高了,即将要破灭的时候我接了一个单子,他把这个数据中心建在什么地方?当时金茂刚刚建完,他要求把这个数据中心建在金茂的大楼里,所以我们也到现场去考察,所以我定位是在46楼、47楼,当时设计、谈判都已经结束了,就等开工了。到1996年年底的时候一下子泡沫破灭了,所以也就破产了。

以前的IDC是一个舶来品,在国内来说就是数据通信,但是在国外就是把几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起来,可以做很多的事。但是做这个事,服务器量越多,所做的工作,所完成的事也就越高。所以当时在国内就把数据中心建在超豪华的。我记得抛锚的最后一个在北京建的一个数据中心,我们把整个的ECC,把整个门庭建的就像科幻电影一样的,但是这个数据中心建完以后没有投入一天的使用。所以当时完全是照搬国外的运营模式。

我记得有一年去什么地方,应该是往新疆那个方向,在飞机上看了一个杂志,一个大酒店,一个老板,拿了一个吸尘器,当然我是看文字,他以前是老板,拿了一个吸尘器,在酒店里面打扫灰尘,他曾经是这个酒店的清洁工,为什么现在打扫卫生呢?由于他的服务器,他放在自己公司内的,放在自己酒店内的,某一天这个服务器瘫痪掉了,所有的应收帐款跑掉了。但是这个不一定是真实的,就编了这么一个故事。但是当初对IDC宣传就是这么回事。但是现在云计算和以前的概念不一样,当然了我们做系统来说,政府系统肯定要做的很完善,牵涉到国家的安全、国家的稳定,但是现在很多数据中心的建设,我们也在探讨,一定要按照T4标准来做吗?如果按照T3标准来做会不会有问题。但是从厂商来说,所有的东西不能宕机,一宕机就会造成企业的损失。所以建设的时候就有高标准的要求。最后就会造成整个投资的扩大。

我有时候跟客户解释,哪个国家的电网是最安全的?实际上中国的电网是最不安全的,但是T1标准里头为什么把游机(音)放在第一呢?国外是孤网,我们是环网,所以是以游机为主的,不管T1也好,T3也好,第一个首选是游机。所以在欧洲发电机的技术是最好的。但是在国内的话几乎不用。所以讲出来这也是一种浪费。所以以后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把这些客户做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说现在4电备4电,游机配4电,但是他也有担心,万一两个电都停了,万一发电机也停了怎么办?那个时候再配一个发电机,只要你有钱就做。假如说过分的投资,他的回报也会低,也赚不钱。另外一个万一停电以后,你自己估量一下你的损失是多少。你的损失会大于投资吗?假如你的损失不回答于投资的话无所谓了。比如说一个网站断了几秒钟,可以再上。但是对用户来说,他考虑的是一个商业模式。一旦断的话很有可能他的合作者对象,就很关键了,因为你断一次电是造成我的损失。所以这一块在整个建设当中,我们也是做一个相对的考虑。

这个(幻灯片)是条款和规范,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想Oracle为什么会做,没有政府部门去干涉它,它能做什么?但是他们是一个私有化的公司。我们的法律法规是保障人民的私有财产和人民的生命。我们也做过一个考察,比如说在德国,甚至在香港,他在数据中心建设的时候,他说我不做消防的,也不要设计消防。是不是政府会去干涉他,他机房就封掉,他封不掉的。但是在我们这里你过不了这一关,你的机房就做不出来。在香港虽然没有做消防,但是他的保险费要比做消防要高。这个怎么理解。但是实际上对我们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说,他有强制你,一定要做消防,一定要做自动化消防。但是他为什么现在这个楼建了数据中心以后,让你做呢。因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你在这个楼里面,把原有的自动化消防系统给拆除了。原有的自动化消防系统一个水喷系统。他说我这个机房是不能有水的。所以这样一来对整个的设计投入量就相当多。

所以两个标准的话有一个比较,所以每一路我们是按照Tier,对国内的一个标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国内建了第一个数据中心,也就是在我们公司成立的时候建了第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有两个客户,一个是腾讯,一个是阿里巴巴。所以我们每天页面浏览次数是达到17亿次。有80万的用户同时在使用。

这个也是我们建设的一个数据中心,也是在我们第二轮里面建设的数据中心,总面积是3700平米,有460个机柜,这个面积是最大的。这个是为腾讯建的,在上海。这个是我刚才第一我页图片的左下角有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是十层,每一层的高度是6米,可以根据客户的高度来建设。

另外我们建设数据中心的时候,这张图是我画的,很有意思。它有体现了整个的电力系统应用。针对这个PF值的,但是现在很多UPS都是用的通频机。现在有一个高频机,我有一个客户用了高频机,他在高频机后面加了一个变压器系统。结果加了一个变压器以后,变压器启动以后产生电子,每一次启动都把机器宕在里面。这关键看你设计的应用上。所以我们会设计标准,就看整体的技术要求。这是绿色机房的建设。

另外一个我们在以前机房建设的时候,碰到很多的规划,我开过玩笑,图纸,包括总包,这是国内比较大的一个承包单位,图纸就按照图纸做,没有图纸就拍脑袋做。你想想拍脑袋做能做出一个环保的集成机房吗。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都是都细化。另外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刚才说了,昨天晚上做了一个通宵,就是做直流系统供电规划设计。这么一来可以把整个的电力提高到17%。实际上17%还不止,他们自己算的将近19%。这么一来电力的应用就会碰到,但是他还有一个特点,政府资源不会造成浪费。

另外我们在整个机房建设,对节能做了一些管理上的要求,比如说是对末端服务器管理,通俗来讲就是能效管理。另外一个有一个图,有一个饼画图,就是各电力系统占用的消耗,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做了一个规划。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的公司,会这个服务。另外一个尽量选用技术先进的一些设备,比如说像这个设备,前端就是IGBT技术,我们有一个机房就是这个技术,我每个月都可以拿到电部给我的奖励。有很多的发电机,发电机一年用不了多少时间,这个发电机在价值上也越来越低。

另外像上面的一个图片,它是一个储能的。对UPS来说我们的是坐在一个建设环保型的机房,因为我们现在知道UPS着火的概率越来越高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电脑太好了,UPS从来不放电,UPS的电池甚至是2h,甚至3h电池。所以绿色意味着什么呢?从我们来看,数据中心的能耗能源支出翻了一倍,但这个根据我多年的工作我们来做一个统计。因为刚才我也说了,先前我就是做UPS的。所以我们做绿色的话就意味着对环境的一个保护。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是要坚固,只要是共用就可以了,不要做过多的利用,不然就是一个浪费。刚才我们看的是PV值,这个PV值应该是2点多,但我们现在都是做到1.6,1.6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服务器的消耗要达到60%。随后,整个的关键就在高低压的降压、UPS的选用高频UPS,灯光自动控制,制冷系统选用哪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在设计空调的时候根据当地的气侯,尽量利用大型的电子系统,但整个系统是做成一个封闭式系统,封闭式系统在冬季可以把冷却塔返过来利用。下面是国家的强制性条文。
    另外一个,现在很多机房建设考虑不周全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机房建设还是要做好工作。我们不建议电缆多做使用方法,因为我们现在做的话,超过1200安培的就是低频率的,超过1200安培的话就是高频率的电缆。

另外是模块化的,因为现在从服务器机房建设的话,或者IDC机房的话,从我们的理念来说,我记得是重客院士院士说过一句话,现在的机房还处于一个农场的状态,怎么把农场转变成工厂,我们的数据中心建设的工厂而不是一个农场。所以要进行模块化的分类。现在往往很多建的时候没做这个,但是这也给其他的小公司带来商机,现在很多的小公司都会做这个系统。

另外一个集装箱式,去年年底真正在上海落地,我们的产值可以达到1000万以上,我们叫公路检测,500公里做一个检测,这就是刚才对整个数据港做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可能拖了一些时间。

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com198 )
关键词:云计算
分享到: 0

展会早知道

输入电子邮箱,了解最新展会动态:

CIO-CRM-ERP-IM-IPV6-IP电话-IP语音-OA-UC-VPN-安全-测试-存储-电源-多媒体通信-服务器-呼叫中心-交换机-联络中心-路由器-企业通信-企业网-企业信息化-企业业务-企业应用软件-渠道商-融合通信-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数据通信-数据中心-统一通信-网真-协作--虚拟化-移动办公-应用交付-远真-运营商-运营商政企/集客业务-增值业务-智真-IAAS-PAAS-OA-ERP-容灾备份-Virtualization-虚拟化-大数据-公有云-混合云-云安全-云平台-云应用-绿色IT-运营商政企/集客业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