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
企业云部署 NetApp提供灵活高的存储基础

NetApp 大中华区技术及专业服务部总监 何英华:企业云部署 NetApp提供灵活高的存储基础
2012 第四届CCS云计算高峰论坛暨展览吸引了近3000名来自运营商、政府部门、金融、保险、电力、能源、医疗、公安、军队、教育、制造等行业的企业IT、信息部门主管及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深度探讨云计算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享与交流云计算的优秀案例。该盛会于4月17日、1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60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以云计算高峰论坛为平台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成为众多线上线下观众的关注的焦点。
知名厂商“NetApp”亮相“云计算高峰论坛”并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其演讲主题为“企业云部署 NetApp提供灵活高的存储基础”。以下是现场快递。(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仅供参考)
主持人:
谢谢林总的精彩发言。云计算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就是存储,昨天的会议案例分享环节,国家图书馆也专门谈到大数据的存储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要请出的是存储行业的领导厂商之一,NetApp公司大中华区技术及专业服务部总监何英华为我们进行演讲。
何英华:
很高兴今天来到这个会跟大家做报告,我是从香港过来的,我在大中华区为企业做服务,我的工作主要就是跟一些很大的企业,一些国企,一些比较大的关键用户,去了解他们在商业上的需要,从而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我每年花很多时间见很多大企业的CIO,跟他们谈,过去大家一直在谈,我怎么把我的营运成本降低,但现在他们多了一个台站,现在的CIO,现在的企业,CEO给他们的压力,就是不单纯要降低营运成本,他还要降低固定资产,就是从前买机器,买设备,做机房的成本都要降下来。根据很多统计,全球有80%以上的企业,已经定下目标,在未来五年,要把IT方面的固定资产减低超过一半。CIO他从前比较骄傲的说我手上有一个几千万,几亿美元的采购,买机器,厂家都要过来跟我谈,所以现在他们要面临的一个改变,就是怎么样去把这个固定资产减低。
第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外包,外包已经谈了很多年,另外一个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云计算,怎么可以从云计算这方面更有效的把企业IT里面的固定资产可以降低下来,然后CIO专业同事可以更专注在创新、开发,跟怎么样增加企业利润这方面的工作,而不是从前的只是设备的保修,整个的营运等等。所以我今天要谈的就是在存储方面,NetApp在存储数据管理厂家,怎么样在云计算这方面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谈到云业界都是从两个方面做,公有云,私有云这两个部分,怎么在这两个方面有一个平衡,有一个取舍。所以NetApp在这方面也是有我们自己的方法论。这个图大家都不会陌生,我还是希望花时间讲一讲,从整个IT体系架构,从过去十年、十五年一直过渡到现在,从左边到右边。孤岛型的,从最左边的在应用、服务、网络跟存储都是分开的,没有相应的应用我们要做很多的采购,要买应用服务器,要采购应用然后存储等等,把他们放在一块,把一个应用放上去,还有数据库,还有其他很多的东西,还有找DBA,还有找应用的管理人员,可能需要半年到九个月的时间,从你的最终用户跟你说我要这个服务到真正推广已经九个月了,市场已经开始变了,可能已经是不再需要这种应用,不再需要这种服务。你的竞争对手已经追上你了,我们开始的时候是这样。后来我们大家谈到很多的我们要虚拟化,把服务跟平台分开,虚拟化的确带来很多的好处,我们上一个应用的时候要进行采购很多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整个虚拟化的技术,把CPU的资源池,把存储的资源池,网络的资源池都放在一块,然后我们可以很快的部署这些应用,我们在这里有很多年的时间大家都谈虚拟化,也解决了现在全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绿色IT,我们要节能减排,这方面也大大提高了CPU的应用率,从孤岛型的通过虚拟化,我们可以去到一个很高的应用,70、80%,解决了很多经济上和环保上的一些问题。
私有云,公有云,怎么从虚拟化转移到云计算呢,听起来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我们觉得,这个不是技术的课题,这是一个管理的课题。在技术上,我们在虚拟化里面已经做了所有云计算应该做的东西了,怎么利用虚拟的技术做虚拟化。但是怎么样才达到云计算这个概念呢,我们今天就谈谈,在一个企业CIO要部署云的时候,是不是所有应用都可以放在云上面呢,不一定,是不是一刀切,一个周末回来以后都在云上面呢,也不是,是有一个策略,有一个步骤。这个图说明了策略方法,这是二维的图,从左上角的,往右面就是每一个应用的价值,这个应用在你的企业内部有多大的价值。然后竖起来的就是需要的灵活性,某一个应用需要多大的灵活性去做部署。所以有了这两个评比以后我们可以作出这样一个二维,在很多企业里面,他的战略价值非常高的,移动的计费,业务关键性的应用,战略价值非常高,但是他可能没有很大的灵活性,他需要很大的数据库,他需要很快很实时的响应,他有安全性的问题,他遇到很多性能的问题要去解决等等。出差的应用,报销的应用,人事部的应用等等,我们可以放在公共云。
所以我们跟CIO来谈的时候,按照这个方法论,来把他的几百个应用,逐一的去分开,看他的营运价值和灵活性,然后我们得出结论,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放在云,什么东西还是要保持原来的竖井,什么东西放在公有云,可以外包出去的,什么东西我们要放在内部云,私有云。另外这个数据还是要靠近我们的企业。开发测试可以放在私有云,因为开发测试可能很快的部署,很灵活的配置,可能我们放在私有云。专用的应用系统,我刚才提到银行的核心系统,很多的计费系统,很多的保险内部保单系统,等等,我们可能还是保留在现在这个阶段。所以我们在私有云,公有云跟过去的竖井孤岛型的这样一种,作出一个打分,就得出一个结论。
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看看私有云,很多企业都说,我要建一个私有云,得到成本优势等等。我们有一个图,从虚拟化一直走到云,今天很多企业已经到中间那个步骤了,到了80%、100%的虚拟化,很多应用都在同一个资源池里面,很多应用都是共享,很多的存储也是共享,但是这是云计算吗,不是,他只是一个虚拟化。我们怎么从现在的80、90、100%的虚拟化,变成真真正正的云计算,云服务的环境,我们觉得这四个东西是不可以缺少的,第一个你一定要有一个服务目录,菜单,说白了就是一个菜单,第二你的最终用户可以去选,然后你要有一些服务的分析,有一些工具,你知道现在的性能怎么样,你知道安全怎么样,你知道你的资源在哪里,有没有过剩,有没有不足,你需要有这样的能力去看你现在整个云的部署。第三个就是自动化,怎么样帮助最终用户,可以很简单的拿到一些计算资源,CPU、内存、存储、网络,最后一个就是自动化的服务,怎么把这些资源跟我们的应用可以无缝,通过API这个层次连接起来,这是不可以缺少的。有了这几个,我们才可以号称说我的企业,我的IT部门是在云的环境上,我们是觉得这样。然后我们有整套的方法,从存储方面怎么样去帮助我们的IT企业用户,从虚拟化走到云。
第一个我们说服务目录,要建立一个服务目录,最终用户可能是财务人员,可能是人事部的,可能是销售部,市场部的,研发的人员,什么人都有可能。所以他怎么样去拿到一些资源呢,所以有一个很清晰的菜单给他做配置,你要多少CPU,你要多少计算,你要多少空间,多少个T,你要多久去做一个备份,你要备份在什么地方,你的数据是不是很关键性的,你不能够单独备份在北京,你还需要备份在上海,备份在其他城市,有一个这样的菜单给最终用户去选择,最终用户很简单,不需要任何的开会,就可以拿到一个系统,我要一个系统多少CPU,多少计算能力,支持多少用户,有多少内存,有多少存储等等。所以这个菜单是非常需要的。
我们刚才说的是服务分析,IT在云里面要很清楚你所有的资源,你现在存储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冗余。我现在的服务是不是达到了,还是有差距,这都是IT人员要去了解的东西。
云里面不可以缺少的就是服务分析的工具,并且可以达到表内做报警,让负责IT的同事知道,我现在的性能怎么样,我现在服务水平是怎么样。
第三个我刚才说的自动化,自动化在云里面,我刚才说最重要的就是降低IT的营运跟固定资产,所以在自动化的这方面可以帮助客户,怎么通过点击创立这个环境,真正把我的开发应用部署下去。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把我们的应用都部署到云里面。
第四个就是自助的服务,跟刚才的自动化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要创建一个邮箱,创建一个电子邮箱后面还有很多要做的,你要给他多少的硬盘,这些从前都是要操作人员费心,来去定义,然后最终用户还要填表。
这里是一个总结,第一个从虚拟化到云,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菜单目录,然后走到服务分析,服务分析的工具,可以了解我们现在的资源在什么地方,谁在用,有没有盈余,有没有缺少,然后自动化,然后自助。从现在虚拟化,很多企业都做到了比较高的虚拟化的程度,怎么样迈向云这个目标呢,我觉得要把这四个服务都要建起来,而我们的NetApp操作系统里面已经有很棒很成熟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的最终用户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贯的,我们都是说统一存储,我们的统一存储的概念,可能跟其他的友商稍微有一点不一样,我们在很多存储里面有不同的协议,一般统一存储都在协议这个层次,很多系统不同的组合,你现在的企业可能是一个部门,从一个硬盘用起来,但是你的公司可能很快的发展,从十个人的公司发展到几百人,上千人,可能都是在两三年之内发生的,所以中间这部分怎么从最低档的2000,到6000,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个操作系统,把所有的性能,一些在大型企业才有的性能,我们业提供给中小型用户。这个就是我们的统一存储的概念。我们还有性能,在最右边,我们不单只是用硬盘,我们还有很多的闪存、SSD这些也可以放在统一存储里面。
这里有一个我们的FlexPod,预先验证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我们在我们的工厂里面已经把这些调试、集成完全做好,去交付到用户手上,我从前跟很多客户在谈的时候,他说我现在全球有好几千个工程师,我很难把一些技术窍门都告诉全球几千个用户,因为他唯一在工厂里面把这些都调好,可以减少很多的调试的需要。所以我们FlexPod,我们在工厂里面都调好,都做了测试、优化,才送到用户手上进行云的部署。我们已经是事先验证好整套的解决方案。
这里做一个总结,私有云方面我们有跟全球很多著名的供应商,CA等等,图里面都有,在目录,分析,自动化,自助服务我们有很多的合作,在云计算方面提供最好的结果。在公有云里面,我们在全球跟合作伙伴已经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这些都是在云计算、公共云,外包服务方面有一些大的厂商。所以在云技术跟我们集成商,我们的服务提供商方面,我们并不是孤单作战,我们跟很多的全球知名厂商都有非常好的合作,所以形成整个云的生态环境。
我们NetApp在企业云的部署方面,我们是最灵活高效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最佳合作伙伴,可以给客户放心的部署,这是我们的成功。在这里是全球的、国内的我们一些比较好的客户,两岸三地,其他国家,都已经利用了我们的系统,在云方面已经有很大的突破。
今天时间关系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